(原發佈於優仕網, 未有修改)

在傳統「中國」[1]的學說裡, “無為而治”至少有三種內涵. 
其一, 道家的“無為而治”.  這是最自然的, 是完全放任的, 本質上, 接近無政府狀態.  所以, 只要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的規模, 很難保證一個和諧、進步、安全的社會.
 
其二, 法家的“無為而治”.  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, 法家怎麼也會主張“無為而治”?  其實, 很容易理解.  法家不是說一切都要依法而治嗎?  既然一切依法而治, 人就不需要有什麼作為了, 不是嗎?  不過, 問題來了.  商鞅不是說: “禮法以時而定, 制令各順其宜”嗎?  當法令變成不適宜的時候, 怎麼辦?  在民主時代, 當有法律不適宜的時候, 人民可以發起各種運動, 引起大眾以及立法機關的注意, 以達到修法的目的.  而在這過程中, 可能有人要付出昂貴的代價, 甚至犧牲生命!  汽機車的強制責任險, 就是一個例子.  可想而知, 如果是在古代, 人民要遭遇到怎麼樣的苦難, 也不見得會有修法的機會!
 
其三, 儒家的“無為而治”.  垂手而天下治, 領導人好像什麼都不用做, 天下就治理好了.  韓信用兵多多益善, 所依賴的就是組織、用人與授權; 與儒家“無為而治”的精神是相通的.  中央政府只要負責做整體的規劃, 不需要什麼都要管; 所有細部規畫與執行的部分, 就放手讓各級地方政府去發揮.  這基本上也符合近代中央與地方分權的原則.  其實, 孔子的政治主張, 就是聯邦制, 而不是中央集權; 因為, 充分分權的聯邦制, 才符合儒家“無為而治”的精神.  孔子花畢生的精力, 就是要防止「中國」走上中央集權的不歸路, 可是還是沒能成功.  孔子說: “後世知我者以春秋; 罪我者亦以春秋.” 孔夫子連這句預言都沒說準!  請問, 後世有誰因春秋而罵孔子; 有誰因春秋而稱頌孔子?  在過去兩千年的「中國」,  一切都與孔子的理想背道而馳; 而孔子卻得到一個空名!  哀哉! 

 

補遺(2015年8月)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[1]「中國」≠ 中國.  中國是所謂“中華人民共和國”的縮寫; 「中國」是指代表華夏傳統的價值觀.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無為而治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台灣向右轉 的頭像
    台灣向右轉

    台灣向右轉部落格

    台灣向右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